猜闷儿
诸城人管谜语叫“闷儿”,出谜语叫“把闷儿”,猜谜语叫“猜闷儿”。一个“闷”字点出了谜语的特性,形象生动,也算是语言的创造。
猜谜大约可称为中国最古老的益智性游艺。据史料记载,此项游艺最早可上溯到远古时代。《吴越春秋》里就记载了一首远古时代的谜语歌谣——《弹歌》:“断竹,续竹;飞土,逐肉。”谜底是弹弓。
谜语往往借助隐喻、形似、暗示等手法,将谜底隐藏其间,令猜谜者绞尽脑汁,一旦猜中,恍然大悟。汉代以来,谜语开始朝两个方向发展。一是以特征描写为主的事物谜,一是以文字形义为主的文字谜。前者大致是民间猜谜的主要方式,后者则成为文人斗智的游戏。至宋代,这项游艺又同繁盛的元宵灯会相结合,产生了粘贴在灯笼上供赏灯者猜射的谜语,故亦称谜语为“灯谜”。
作为一项群众喜闻乐见的游艺形式,猜闷儿在诸城传承不衰。近年来,市里每年正月都在城里举办大型迎春灯谜竞猜活动,吸引了更多的群众参与到这一游艺形式中。
附:民间灯谜五例
1、弟兄俩,一样高,光吃饭,不上膘。(筷子)
2、上边毛,下边毛,中间有颗黑葡萄。(眼睛)
3、从南来了个歪拉歪,不脱裤子就下海。(鸭子)
4、一棵树,不大高,上头结了些大鲜桃。鲜桃长得有点儿怪,外长骨头里长毛。(棉花)
5、去时唱戏儿,回来掉泪儿。(水桶)
搁三
在诸城,有“搁三”,“搁大棍”,“闷死牛”,“喝三罐”,“围犸猴”等棋类游戏。这类游戏不需要特别准备棋具,往往是就地画一棋盘,用石子、草棒等区分双方棋子,随时可以在田间地头游戏。
“搁三”的棋盘见图1。
行棋前,双方选定可以区分的棋子,然后,双方轮番在各线交点处下子。如果一方在任何一条直线或斜线上下了三子,就形成了“三”(见图2),这时要拔掉对方一子(棋盘没有下满子前,将要拔的子作一标记,下完子后再拿掉该子),谁形成的“三”多,谁拔掉对方的子就多。棋盘下满后,取去双方被拔的子,再走棋。后下子的一方先走,先下子的一方后走。棋子一次只能沿直线或斜线走一格,走动后的棋子如果与自己其他的子又形成了“三”,就再拔对方一子。走棋的过程中,要努力使自己的子形成“三",而千方百计使对方形不成“三”。另外,不管在下子时还是在走棋时,对方已经形成的“三”中的任何一子都不能拔,只能拔没有形成“三”的子。如此经过一番较量,子被拔完者负。
踩高跷
踩高跷是诸城人正月里最喜欢的游艺活动之一。近年来每逢正月初八,各乡镇的高跷好手都组成高跷队,进城表演,深受广大群众喜爱。
据考,踩高跷的历史至今已有2500年以上。《山海经》中说,长股国的国民双腿长过三尺,下海捕鱼很方便。于是有人仿效他们,把木棍绑在自己脚上以增加腿的长度,成为高跷的起源。唐宋时,高跷表演已普及民间,出现了许多靠此为生的专业艺人。到清代,高跷的高度达到了顶峰,最高的可达三米多。
踩高跷分文跷、武跷两大类。文跷就是表演者扮成各种戏曲里的人物,以走唱为主;武跷就是表演者脚踩高跷,做倒立、劈叉、独立、跳高桌、空翻甚至叠罗汉等高难度动作,惊险刺激,令人叫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