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到古镇牌楼,便可见夜游的旅客增多了,但大部分是操着当地口音的村民;步行在古镇甬道,火焙鱼、麻花、米豆腐、擂茶等小吃陈列街边,在灯火下,整齐有序,应有尽有。但我最感兴趣的,却是糖画。
白面无须,面容清俊,含着笑,请我转盘。我一转,一只“蝴蝶”。只见糖画师傅用尺子轻轻地刮着工作台面,右手舀起一瓢糖,略一倾斜,糖汁就流了下来;他飞快地舞着瓢,左左右右,上上下下,很快摹画出“蝴蝶”的雏形。他又适时收汁,细细描摩“蝴蝶”背上的筋骨,左右比划,很快地,一只用糖画成的“蝴蝶”就匐伏在案板上了。接着,他拿一根细长的竹棍儿,粘上去,左压压,右压压,再一撮,拎起棍头儿递给我。
(糖画)
其实,爱糖画的大部分是小孩子,新奇有趣;也有恃宠而娇的年轻女孩,在男友的目光里,得了糖,撮一口,甜丝丝的,尘世的幸福感也就油然而生了。
我留意了一下,整个镇上,唯有糖画独此一家。糖画,是非物质文化名目上的一绝。而非物质文化,传承了上百年,更有了品质的意味。
我忽然想起长沙这座古城来了。长沙,本就是一座流动城市,籍着水路,沿着湘江,上游的湘南茶油、花生运到长沙,换了常德、益阳的茶叶、桐油,满载而归;反之,亦是。靖港原名芦江,唐朝大将李靖曾在此驻军,因其治军有方,从不骚扰百姓,故后人将此地改名为靖港。靖港曾为湖南四大米市之一,又是省内淮盐主要经销口岸之一,商贾云集,市场活跃,为境内第一繁荣集镇。
由于靖港古时是长沙水路要道,来来往往,这在人文性格上造成靖港并没有排外意识,它以开放、大度、包容的胸怀欢迎四海游客。同时,努力提升城市品位,彰显文明特质。
夜,渐渐深了,月亮慢慢升高了,清辉洒在湘江上,与江边渔歌上的灯光相辉映,显得皎白而柔和。我是一个外乡人,走在靖港的公路上,似乎能触摸到了这座二千多年古镇的文脉风骨,它始终在不断地演变,在不停地改写历史,不变的总是宽容开放的心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