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常识

十二钗判词是什么意思(简单解析《红楼梦》金陵十二钗判词)

贾宝玉在薄命司里,看到的册子,有正册、副册和又副册。正册里都是主子,又副册是丫鬟,副册呢介于两者之间。他先打开又副册只见这首页上画着一幅画,又非人物,也无山水,不过是水墨滃染得满纸乌云浊雾而已。 有几行字迹,我们来看写的什么。

写道是:“霁( ji )月难逢,彩云易散。心比天高,身为下贱,风流灵巧招人怨。寿夭多因诽谤生,多情公子空牵念”。

霁月指雨停了,天气晴朗挂着明月,彩云等同于“雯”,合起来就是晴雯,这段是宝玉的丫鬟晴雯的判词。晴雯这个人性格爽利心志又高倔强不驯,最是光明磊落的,又不愿阿谀奉承低三下四的讨好卖乖,最终却招人嫉妒怨恨。判词中也说明她因别人的诽谤而短命早亡的。像晴雯这样的人极为难得,因而也就难于为阴暗、污浊的社会所容,她的周围环境也正如册子上所画的,只有“满纸乌云浊雾而已”。

接下来,贾宝玉看到一簇鲜花,一床破席,破席的“席”和袭人的“袭”谐音,袭人又姓花。很明显指宝玉最重要的大丫鬟花袭人。

判词写:“枉自温柔和顺,空云似桂如兰。堪羡优伶有福,谁知公子无缘”。

大概意思是,袭人这样温柔体贴性格又好的人,贾宝玉辜负了她是真正的没福气。如果站在后面一种角度来看的话,那袭人就是个可怕的心机女,她所谓的温柔和顺督促宝玉上进倒是与薛宝钗颇为相似,而从封建社会的角度来看,袭人一心想要成为贾宝玉的妾,也符合当时的社会现状,可最终却没能和宝玉在一起,而是嫁给了戏子。“优伶”指的是贾宝玉的朋友,唱戏的蒋玉函,“公子”是指贾宝玉。由此我们也知道了袭人后来的下落。

接着,宝玉打开了副册,图上画着一株桂花,下面有个池塘,水干涸了,莲枯藕败。

判词写的是:“根并荷花一茎香,平生遭际实堪伤。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

香菱是甄士隐的女儿原名,甄英莲,五岁被拐卖后,被呆霸王薛蟠买走。莲花枯萎败落,说明她最后也受到折磨而死。折磨她的是谁呢?那株桂花指薛蟠后来娶的老婆夏金桂。香菱就是被她虐待而死的。书中后四十回是续写的,关于香菱的结局,这首判词说得很明确。高鄂的续书写夏金桂死后,香菱被扶正,当了正夫人,这显然不符曹雪芹原来的构思的。从曹雪芹的这首判词来看,香菱应该是被夏金桂迫害至死的。在前八十回中,香菱得了干血痨之病,身体日渐消瘦,无药可医,接着就应当是香菱被迫害致死。两地生孤木,用的是拆字法,两地就是两个土字,加个木字,就是夏金桂的“桂”。因此后四十回中香菱被夏金桂逼死的遭遇与这首判词是吻合的。

接下来进入正册的判词,头一页上画着两株枯木,木上悬着一围玉带,又有一堆雪,雪下一股金簪。两株枯木是个“林”字,又有玉带,很明显指林黛玉;“雪”同“薛”,也暗喻贾宝玉的爱情同这两位女子纠缠在一起。簪子和钗都是一种头饰,这句指的就是薛宝钗了。

判词写:“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

“停机德”指的是《后汉书--列女传--乐羊子妻》,说古时候有个叫乐羊子的人,他外出求学,没多久又返回到家中,他的妻子正在织布,用剪刀把快织好的布一下子剪断,以此告诫乐羊子做事不能半途而废,乐羊子幡然醒悟,果然学有所成。这个典故用来说明薛宝钗有德,宝钗就常常劝宝玉努力学习,考取功名,努力上进。贾宝玉和薛宝钗结婚之后表面上是举案齐眉,这是用了一个典故了。夫妻最好的感情是举案齐眉,夫妻和美,但是贾薛二人内心距离很遥远,因为贾宝玉始终忘不了林黛玉,薛宝钗得不到贾宝玉的真情。最后贾宝玉还为了林黛玉出家了。薛宝钗是终身寂寞。

“咏絮才”用了东晋才女谢道韫( yun )的典故。《世说新语.咏雪》中记载:“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指的是以林黛玉的才情本应得到怜惜,但无奈她活在这封建社会当中,她的才情终将被忽视。也暗指宝黛的感情终究没有好结果。林黛玉爱情理想破灭,含恨焚稿而死。薛宝钗虽与贾宝玉成婚,但成家后贾宝玉却离家出走,遁入空门,宝钗岂不同样是悲剧结局。

随后,贾宝玉看到一张弓,谐音宫廷的“宫”,挂着香橼( yuan ),香橼是一种植物,谐音元春的“元”。元春是皇帝宫里的妃子,这条说的就是她了,

判词写:“二十年来辨是非,榴花开处照宫闱。三春争及初春景,虎兔相逢大梦归”。

“二十年”指她在宫里待的时间,榴花在五月盛开,正是最艳丽的时候,暗示元春在五月被封为妃子,在宫里一时非常风光。“三春”是指迎春、探春、惜春,这三个妹妹都比不上元春富贵荣华,虎兔相逢大梦归,是指在虎年和兔年寅卯年交接的时候,元春会死去。也有说“弓”象征着战争,指元春因为两方政治势力斗争而被赐死的。也有指元春入宫为妃必将卷入宫廷恶斗,最后死于宫中。

下一幅图画着两个人放风筝,有一片大海,一只大船,船上有个女子掩面哭泣。

判词写:“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清明涕送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

这段写的是探春,说她虽然精明能干,连王熙凤都要让她几分,无奈是庶出,有才干却无法施展,偏偏出生在一个快要穷途末路的家族。探春对贾府面临的大厦将倾的危局颇有感触,她想用“兴利除弊”的微小改革来挽救,但无济于事。最后贾探春远嫁他乡。“江边望,千里东风”,都暗示探春后来远嫁。

后一幅图画着几缕飞云,一湾逝水,逝谐音史家的史,所以这幅画画的是史湘云。

判词写:“富贵又何为?襁褓之间父母违。展眼吊斜晖,湘江水逝楚云飞”。

史湘云是金陵四大家族之史家的后代,湘云虽然生在富贵人家,可是她在襁褓中父母就去世了,同样也是寄人篱下,而史家早已不复当年,从小没有得到过父母骨肉亲情之爱,怎不感叹“富贵又何为”。史湘云最后可能是嫁给卫若兰的,只是好景不长,婚后不久,丈夫去世夫妻离散。湘江这句用了娥皇女英的典故,暗示史湘云结婚之后不久,丈夫就死去了。

随后一幅图画着一块美玉,落在泥垢,明显指的是妙玉,妙玉是在贾府大观园里修行的出家女子。

判词写:“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可怜金玉质,终陷淖( nao )泥中”。

妙玉出身“读书仕宦之家”,因从小多病,被送进庙中带发修行。但很不幸,她出家后父母双亡,自己的后路也没有了,她想通过出家来求个清净解脱,最终还是掉进了污秽的现实中。在书中也描述了她“太高人愈妒,过洁世同嫌”,这样的性格免不了要遭人诟病。正如李纨说:“可厌妙玉为人,我不理他。”可是妙玉也不罕谁理她,只想一尘不染,贾家败落后,她被强盗掳走。这是个最希望洁净的女孩,命运却把她安排到最不洁净的地方去。暗示妙玉将来的命运也不好。

下一幅图画着一头饿狼,追一个美女,想吃掉她。

判词写:“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金闺花柳质,一载赴黄粱”。

“子”和“系”,合起来是繁体的“孙”字,中山狼的故事大家都知道,特指忘恩负义的人。这里讲的是迎春的事,她后来嫁给一个叫孙绍祖的人,孙绍祖本来是贾府帮助过的人,最后却在结婚一年之后,折磨死了迎春。

之后一画的是一座古庙,里面有个美人独自坐着念经。

判词写:“堪破三春景不长,缁(zi)衣顿改昔年妆。可怜绣户侯门女,独卧青灯古佛旁”。

这段是说惜春后来出家当了尼姑。惜春这人孤僻冷漠,她嫂子尤氏也说她心冷嘴冷。抄检大观园时,她下定决心,撵走尤氏同意原谅的丫鬟入画,对其求饶无动于衷。四大家族的没落命运,三个本家姐姐的不幸结局,使她产生了弃世的念头,便剃发为尼,缁衣乞食。“缁衣”指僧人穿的衣服。在书中,也有很多暗示,比如惜春常和智能一起玩,她做的谜语,都能暗示其最后出家的结局。在后文有好几处,都能看出来惜春常常与妙玉一起探讨佛法。

下一幅图画的是一座冰山,冰山上有一只雌凤凰。

判词写:“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此生才。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

“冰山”太阳一出来就会融化掉,暗示不能长久。“雌凤凰”当然指的是王熙凤了,“凡鸟”两个字合起来也正是繁体凤凰的“凤”。“一从二令三人木”,王熙凤荣国府内宅的大管家,她的丈夫贾琏一开始顺从她,后来厌弃她。王熙凤这人心狠手辣,而且十分善妒,使计谋害死了尤二姐。人和木合起来是个“休”字,指最后把她休了。后来贾府抄家,她积攒下的银钱全被查抄干净,紧接着贾母也去世了,她的靠山也没了。王熙凤坏事做尽,威权失尽,贾琏也对她冷淡疏远,又休了她送回南京去。也有说她在贾母去世后也病故,最后一句也暗指王熙凤的死亡。

再下一幅图画的是荒村野店里,有位美人在纺织。

判词写:“势败休云贵,家亡莫论亲。偶因济刘氏,巧得遇恩人”

这是王熙凤的女儿巧姐的判词。“势败”二句是写贾府抄家后是“一败涂地”、“子孙流散”的,所以说“势败”、“家亡”。贾府败落后巧姐竟被舅舅王仁串通贾环贾芸一干本族兄长们拐卖,有什么“亲情”可言。也亏得刘姥姥不忘当年凤姐接济之恩,危急关头把巧姐和平儿接去乡下,这才逃过一劫。

下一幅图画了一盘兰花,旁边有一位穿着凤冠霞帔( pei )的美人。

判词写:“桃李春风结子完,到头谁似一盆兰。如冰水好空相妒,枉与他人作笑谈”。

第一句的完谐音李纨的“纨”,李纨的儿子又叫贾兰,和画面正好一样,所以这段说的是李纨。暗指后来李纨的儿子贾兰做了官,作为母亲,她也受到封赏,穿上了凤冠霞帔,可是她守了一辈子寡,最后换来这些,又有什么意义呢?只能成为别人说笑的谈资。

最后一幅图画的是在高楼大厦里,有位美人悬梁自尽。

判词写:“情天情海幻情身,情既相逢必主淫。漫言不肖皆荣出,造衅开端实在宁”。

这是秦可卿的判词,暗示秦可卿等人在宁国府,有隐秘的奸情。卧室的香艳描写,暗示她是风月人物。作者在现实中选择了秦可卿这个因风月之事败露而死亡的人。“秦可卿淫丧天香楼”是《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第十三回中的原有情节,后来被曹雪芹删除。皆荣出的“荣”指的是荣国府,不肖子孙是从荣国府出来的,开头作恶的人却是在宁国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