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常识

银行准备金是什么(看懂宏观经济就必须要先看懂现代货币体系和银行部分准备金制度)

看懂宏观经济就必须要先看懂货币体系,而要看懂货币体系,就只需要看懂基于部分准备金制度下且是间接融资模式的金融银行体系就可以了。否则,一旦金融危机爆发,就会导致未来很多金融大资本都不会知道自己是怎么死去的。例如现在的美国硅谷银行金融风险暴露现象。

美国硅谷银行

而看懂现代金银银行系统的核心,其实真的很简单很简单。就看银行系统内有多少准备金就可以了。

银行准备金,是指央行冻结不具有流通属性的法定准备金和商业银行内具有流通属性的超额准备金。但是,现代社会出现了非实物类电子货币,因此,在我国金融货币体系中,全部的法定准备金,和绝大部分的超额准备金,都是以电子货币形态的,存在于央行IT清算系统内的准备金存款的方式存在。

而正是因为这些货币新事物新现象的演变,就会让很多人可能真的是看不懂金融货币体系内的运行性规则和新秩序新规律了。

因此,银行体系内有一个实际的准备金规模(包括电子货币形态的准备金存款和银行库存现金),然后就看该银行的总资产总负债的总量,他们之间就必然有一个比值。而这个比值就叫准备金率,假如这个准备金率越低,那么它的风险就越高,越是风险越高,就越会高息揽储补充自己的准备金。搞懂了这一点。就知道了该如何保护自己的货币类储蓄财富了。

这里我也解释内在逻辑。因为
银行的超额准备金,是我们社会中各种经济和金融类交易进行清算用途的。我们表面上看经济社会中的交易活动只是银行账户中一个个数字的变化,只是对账簿进行修修改改而已,假如只是这么肤浅地来认识货币体系,就大错特错了。

其实背后都是根据客观事物最底层的逻辑,并基于超额准备金的“分时复用”思想在进行IT清算。假如因为存款流出银行体系导致超额准备金清算而逐步减少到几乎为0的情况下,银行就破产了,后续的转账流出清算请求就无法得到响应了,这就是挤兑,因此,并不是拿着存款去银行取现才叫挤兑。这里IT跨行转账清算更加也是挤兑银行最大的风险。

所以硅谷银行在破产前,短期流出存款超400亿,这就是资本(资金)规模化流出银行,挤兑该银行在央行的超额准备金存款,就会导致银行出现系统性的金融风险。

其次,银行准备金都是银行的货币类储备资产,除此之外,都是非货币类债权资产,如持有对社会各种信贷债权,如企业信贷债权转企业债券类资产,如美国的MBS等资产。这些资产都是无法在银行体系内用于清算用途的非货币类资产。

银行也只有卖出这类金融资产套现后补充准备金才能用于清算交易,假如大量银行都出现类似现象,都抛售这些金融资产价格,那么就会导致这些金融资产价格雪崩,所以,全球具有流动性好的一些金融资产价格较大幅度下跌,是金融风险暴露的前兆现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