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了,可能马上就要签三方了,就是应届毕业生-就业单位-学校,三方签订的合同,主要是保障学生的权益
三方是什么?
三方协议全称《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从名称就可以看出来,三方协议就是一份就业协议书。
一般的合同是限定双方的行为,而三方则是有三个相关者,毕业生、用人单位、毕业生所在学校
三方协议在毕业生到单位报到(凭《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毕业生就业报到证》或《全国毕业生研究生报到证》)、用人单位正式接收后自行终止。
至于三方的具体作用,大家可以自行在网上搜索,因为这个涉及很多争议,就……不客观的写了
学校就业率
写这篇东西,其实是因为前段时间看到的新闻
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成都理工大学副校长许强接受记者采访谈到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时表示,鼓励学生先就业再择业,“不要挑肥拣瘦,挑三拣四,实际上很多单位根本招不到人,但往往学生又就不了业,这就是供需中间出现认识上存在偏差的问题。先找一份工作,工作一两年积累经验再去择业。”他表示,观念的改变才是最重要的。
这个新闻我看到的时候,其实是无感的
因为这个人大代表是校长,不管是主观意识还是潜意识,其实他都会在每年的上半年,考虑到“就业率”的问题学校的就业率如何统计?就是看三方签了多少
我并未去了解过“就业率”对于学校来说有什么政策上的好处
但是,很明显的是:有利于招到同等水平下,相对优质的学生。
因为很多家长在招考咨询的时候,没问几句就会问“这个专业好就业吗?”
“实际上很多单位根本招不到人”
确实啊,但是更多的是中小企业。那么这里就要讲讲中小企业存在的一些……极其搞笑的行为。
不对,也不用我说,大家搜一搜奇葩招聘,搜一搜劳动仲裁的奇葩事件,就能够了解
小公司,老板巴不得请一个人,然后又干清洁,又干秘书,又干前台,工资就三四千,还时不时PUA“年轻人要会吃苦”
“供需中间出现认识上存在偏差的问题”
我觉得更多的是,现在的年轻人不愿意当冤大头了
对于年轻人来说,要么你公司能给与劳动成正比且合理的薪资;要么真的能够学到东西,不管是人际交往(人际交往不是去学着捧领导的臭脚,指鹿为马都夸“你真棒”,领导们别搞错哈),或者业务能力的锻炼
那其实,公司也不愿意当冤大头,招了一个毕业生,培养好了结果跑了。所以很多时候招聘就会去要求有经验啊什么的,这个只能说,应聘的时候不要害羞,多沟通吧
这个新闻引起争议的,更多是因为“应届毕业生”这个身份
但如果不考虑编制的话,有和无其实没差
但是有三四个月不工作就会面临以下问题:在家里,家长会觉得我为什么大学毕业还在家里,哪怕我说我要准备考试;社会上,招聘企业会问我为什么到现在才面试,是有什么特殊情况吗?还是明明投了很多简历,但是没人聘用
我个人感觉这个建议可以说是……听君一席话胜听一席话
如果,应届毕业生本人的家里是需要他那份收入的,这个建议有和无没差,他就是会去找工作,因为他需要生存;如果,应届毕业生本人的家里是不急着他那份收入的,那么这个建议更加没用,因为他想要去做他喜欢的工作,他想做的工作,而不是轻易的进入一个公司,去当一个周而复始,重复操作的机器人
其实与其说毕业生不要挑肥拣瘦,倒不如建议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完善劳动法,加大普法宣传
多少公司觉得:欠薪是理所当然的;缴纳社保是员工福利(这tm是义务!法定义务!);每个月有休息日是恩赐;加班提交审批从来不批,迟到却1秒必究。
而当劳动者试图理论的时候,来一句“大家都是这样的”“这样都是很正常的”
一件事情是社会常态,并不说明它是合法合规合理
而现在的毕业生,只不过是更加的清醒,不愿意随意妥协,而不是挑肥拣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