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常识

清朝知府是几品官(清朝的道台和知府都是四品官属于平级,二者谁的地位和权力更高?)

在明清时期历史上有一个特殊的官职,这个官职是之前历朝历代都没有出现过的,算这个官职就是道台。实际上道台是民间的尊称,它的正式官名叫道员。

清朝的官制基本承袭了明朝的官制,在地方上清朝也设立了省、府、县三级行政机构,省的最高长官叫巡抚,府的最高长官叫知府,县的最高长官叫知县。道员这个官职则是介于省与府中间的官职,知府想晋升就一定要先晋升成道员。

清朝的地方最高长官分为总督和巡抚,总督是分管数省军政大权,巡抚是主管一省军政大权,看似总督管巡抚,实际上两者并不存在统属关系,总督侧重于监督治军,巡抚侧重于主管政务。

这两个官职的级别其实也差不多,总督在清朝的官级为正二品官,巡抚是从二品官。不过通常总督都会加六部尚书或者都察院左右都御使衔,这样总督就是从一品官级,而清朝的巡抚也通常会被加六部侍郎或者左右副都御使衔,这样巡抚就是正二品官级。

总督和巡抚都是明朝中后期才出现的官职,而且这两个官职都属于临时性质的官职,因事而设,事毕即撤。到了清朝时期,就把这两个官职固定成了常设官职,成了封疆大吏。

明初时期每个省的军事、司法、行政权力是分开的,各省没有统一的长官,负责主管一省行政大权的叫布政使司,负责主管一省军事大权的叫都指挥使司,负责主管一省司法大权的是按察使司,在明朝时期被称之为三司衙门。

虽然明朝时期一省名义上的长官是布政使,但实际上三司衙门互不统属,长官也都是平级,也就是说在明朝初期各省的行政、司法、军事是三权分立的,没有统一的长官。

明朝中后期皇帝为了加强对地方各省的监管,就经常会派遣京官到地方巡视,这些被派出去的京官就相当于钦差大臣一般,在地方上权力极大,三司长官都要受到这些外派京官监管,而这些被外派巡视各省的京官就被称之为巡抚。

也就是说那时候的巡抚是类似于钦差性质的临时官职,巡视任务结束后就要被撤销。但是到了明世宗嘉靖皇帝时期,嘉靖发现向地方派遣巡抚管理各省很便利,朝廷只需要对接巡抚一个人就行了,不用像之前似的要与三司衙门对接。

于是嘉靖就把巡抚变成了常设官职,由巡抚统一协调省内的行政、司法、军事三权衍生出的公务,就这样巡抚就成了明清时期一省最高长官。

总督也是类似于巡抚最初属于钦差性质的临时官职,在明朝中后期战事发生时,通常会从京城派出总督到前线统一协调多个省份进行督战和备战,像明朝的三边总督就是专门为了应对战事而设立的。

有战事时派出总督,战事结束后总督的职务也就随之撤销,总督一职在明朝都属于是临时性质的官职,只不过是明朝后期战事不断,所以很多总督的职务一直都没有撤销,就像明朝后来专门抵御清朝的蓟辽总督。

清朝承袭明朝官制,把总督和巡抚变成了常设官职,由于总督在明朝侧重于治军的性质,因此清朝也保留了这个属性,清朝的总督名义上可以协调数个省份的军事、司法、行政的事务,但实际上清朝的总督侧重于监督治军。

而清朝又在明朝的三司衙门上进行了改革,保留了布政使司和按察使司,撤销了都指挥使司,改由提督管理一省之军务。总督、巡抚、布政使、按察使、提督这就是清朝时期一省内的高级长官。

清朝民间对总督、巡抚、布政使、按察使、知府、知县都有尊称,总督尊称为制台,巡抚尊称为抚台,布政使尊称为藩台,按察使尊称为臬台,知府尊称为府台,知县尊称为县台,而道员就是被尊称为道台。

了解明清时期地方官制后,就可以很好的理解道台的职能了,在明朝时期布政使有四名副手,分别是左右参政和左右参议,按察使有两名副手分别是副使和佥事,清朝的道台一职就是从这些副手官职上演变而来。

清朝在明朝的基础上设立了左右参政道、左右参议道、副使道、佥事道,这些道的长官就是道员。

道员又分为分守道和分巡道,布政使下面的左右参政道和左右参议道属于分守道,按察使下面的副使道和佥事道属于分巡道。在清初时期左右参政道和左右参议道基本是常驻省城,他们只负责协调各府税赋、钱粮等事务,副使道和佥事道则分驻地方进行司法巡视。

这时候的道员基本官级是参政道的长官为从三品官级,是仅次于从二品官级的布政使和正三品的按察使,副使道的长官为正四品官级,参议道的长官是从四品官级,佥事道的长官是正五品官级。

到了清朝中期也就是乾隆时期之后,乾隆下旨撤销了参政道、参议道、副使道、佥事道的称呼,并且乾隆命道员都要分驻各府,他们的职责统一协调和负责多个府或县的具体事务,多个府或县的税务、粮食、水利、司法等事务都得由他们负责,而道员的品级也固定为正四品。

所以清朝道员这个官职最初是隶属于布政使和按察使之下的官职,到后来变成了专人负责专职事务的官职,因为它可以负责多个府或县的专职具体事务。比如在产盐省份清朝就设立了盐法道,专门负责省内的盐务,还有负责水利的水利道,专门负责省内的水利事情。

这个官职很灵活,每个省设的道员数量都不一样,清朝可以因事而专门设立一个道来分管这件事,可以说道员这个官职在清朝算是非常万金油的官职,哪里需要哪里就设立。

到了清朝后期道员的设立制度越发完善成熟,专业的人负责专业的事务,专人专责专事,非常有效的加强了省里对府县管理协调,强化了省内区域之间的联系,也使得在省内跨区域办事时,区域之间府县不熟悉不协调的问题得以解决,提高了省内区域之间的办事效率,因此道台简直堪称清朝的万金油官职。

虽然在乾隆时期固定了道台的官级为正四品官,但实际上清朝初期和清朝后期道台的官级一直并不固定,有的道台甚至都是正一品官。

比如康熙时期的谋臣周培公,由于周培公参与平定三藩之乱有功,他孤身进入平凉城劝降了反叛的平凉提督王辅臣,兵不血刃收复平凉让康熙十分高兴,因此康熙特意赏赐周培公黄马褂一件和正一品官的待遇。

在三藩之乱后周培公被外放为山东登莱兵备道,这个兵备道属于宪兵性质,主要职责是负责纠察地方驻军的军纪问题,从属关系上是属于山东按察使之下的属官。但是周培公却是正一品的兵备道,他的顶头上司山东按察使也不过是正三品官,甚至比山东巡抚官级还高,所以周培公就属于是高配道台。

周培公这个高配道台也使得他在山东官场备受同僚和上司的排挤,这也使得他激愤之下辞去了官职归隐田园。后来周培公在康熙御驾亲征蒙古准噶尔首领噶尔丹时,上书康熙献上了平定噶尔丹的谋划书,康熙又封他为盛京将军,而盛京将军是正一品武官,周培公的官级待遇才总算和官职相配。

而到了晚清时期道台的官级又开始不稳定起来,晚清时期的洋务运动新增设了不少道员的官职,同时晚清时期人才匮乏,清朝为了挽留人才,刻意提高道员品级,把人才任命为高品级道员好能将其留住。

所以道台的官级在这时期又变得不固定起来,上至一品下至四品都有可能出现。在光绪时期,御史李慈铭就曾为此上书称:今则外官道员多至二品,其封皆至一品矣......得之太易,则人不知恩,予之太骤,则士无由劝。尊卑不别,等级不明。

李慈铭的意思就是希望清朝能再次明确固定道台的官级,不要随意给道台加封太高的官级,但是晚清时期太缺人才了,清朝为了留住人就只能采用越级封官的办法。

就像1882年朝鲜发生了壬午兵变,袁世凯率军进驻朝鲜平定了兵变,清朝为了奖励袁世凯,就任命袁世凯为驻朝鲜道的道员,享受正三品官待遇。袁世凯当时的这个道员官职,官级就已经超过了乾隆时期制定的道员为正四品官级的规定了。

所以在晚清时期道台的官职品级非常混乱,像袁世凯这样稍微有点功劳有点才能就会被举荐为道台,而清朝的朝廷为了留住人才也会特殊给这些人越级封官,因此这也造成了晚清时期道台的官职品级又出现混乱的情况。

知府则比道台稳定多了,知府也好理解,就是一府最高长官,主管一个府的行政、司法大权,相当于现代的市长一样。

清初时期知府的官级为正四品官,但是奉天府(现今沈阳)和顺天府(现今北京)这两个府除外,奉天府和顺天府两个府相当于现代的直辖市,知府的官级也比一般知府高一些,这两个府的知府官级为正三品。清朝在乾隆规定道台官级为正四品之后,乾隆同时规定一般知府官级为从四品,奉天府和顺天府两个府的知府官级不变,所以从官级上来说一般的知府要比道台低一些。

而且在嘉庆时期,道台还被赋予了密折专奏的权力,这就意味着道台就可以和皇帝直接对话了,这样一来道台的地位要比知府尊崇多了,官级也要略高一些。

但是在权力上知府可要比道台大,毕竟道台是省级行政机构派生出来的官职,是专职事务的官员,其权力只限于专职某些事务,而知府就不一样了,知府是一级行政长官,统管一府的各项事务,在权力上很明显知府比道台更大。

不过从地位上来说却是道台更高,知府的晋升之路通常都是先晋升为道台,然后再晋升为按察使,接着晋升为布政使,再接着晋升成巡抚,最后能晋升到总督那就属于登上了仕途巅峰了。

相关推荐